瑜伽心理学,宗教心理学分支之一。瑜伽心理学认为,正确处理好瑜伽修习中的身心、形神关系,可由精神上的认同,达到生理上的协调,主张从医学心理、生理心理角度发掘瑜伽修习中符合现代医学和心理治疗方面的合理内核,以揭示身心相互关系的规律和机理。
研究古婆罗门教、印度教和耆那教信徒为求得心灵的彻底解脱而进行的宗教修习活动中的生理学、心理学问题。印度教认为修炼瑜伽是使世俗的人同天上的最高神“梵天”合而为一,进入精神上的理想境界。
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认为,修习瑜伽可通过控制心意和感官,使人遁弃物质欲望、恐惧和愤怒,净化心灵。
瑜伽心理学认为,正确处理好瑜伽修习中的身心、形神关系,可由精神上的认同,达到生理上的协调,主张从医学心理、生理心理角度发掘瑜伽修习中符合现代医学和心理治疗方面的合理内核,以揭示身心相互关系的规律和机理。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中,瑜伽心理学尤其侧重这方面的探索。
在 2015 年底发表的论文,相比于之前关于运动或冥想对于抑郁症的好处的研究,有趣的地方在于第一次把两者结合来谈对于抑郁症的好处。
这篇论文是由罗格斯大学中三位不同系的教授,跨系研究的成果。他们分别是运动科学系教授 Alderman,营养科学系教授 Olson,协同神经科学教授 Shors。研究的题目是《身心训练:结合冥想和有氧运动能减少抑郁和消极思想,同时提高大脑活力》。
实验对于被试的测量还是比较严格。采用 Mini Neuropsychiatric Diagnostic Interview(MINI)对有抑郁倾向的被试进行验证,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BDI-II)对有抑郁倾向的被试进行自报式抑郁倾向测试,Ruminative Responses Scale(RRS)在身心训练前后,进行反复消极思考测量,等等。
Mental and physical training(身心训练),简称 MAP,是一项新兴的临床干预治疗,通过结合冥想进行心理训练和有氧运动进行身体锻炼。在实验中,有 22 位有抑郁倾向的被试和 30 位健康的被试。他们需要进行每次 30 分钟的集中精力冥想和 30 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期 8 周,每周两次。
在集中精力冥想的时候,被试被要求盘腿坐在宁静的地方或者采取舒服的站立姿势。在冥想的练习过程中,参与者被指导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如果对于他们的专注有帮助,可以数呼吸次数。当他们的注意力飘散到过去和未来的时候,被试被指导接受这个念头再次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
在反复的实践下,人会意识到念头的稍纵易逝和学会接受和掌控注意力是可以一点一点的更进和改变的。在 20 分钟的站立冥想中,被试被要求进行 10 分钟缓慢行走着进行冥想。当他们在一只脚换到另外一只脚缓慢的步伐中,需要注意力集中在脚步上的变迁上。10 分钟的行走冥想环节,不仅仅是集中注意力冥想的第二部分,还是为了让血液回到骨端,是为了接下来的有氧运动做准备。
紧接着冥想环节,被试被要求进行有氧运动。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中,首先进行 5 分钟热身,被试可以在跑步机上跑步或者骑单车,有固定的测量仪器和指标来控制和记录被试的心率和状态等等。
被试身心状态的测量采用改良的埃里克森侧抑制任务。随着身心训练的进行,22 位有抑郁倾向的个体报告显著的抑郁情绪和消极思想减少。30 位健康的个体在跟踪中也报告抑郁情绪的减少,身心状态更佳。
为什么冥想和有氧运动结合可以减少抑郁症状?
基础神经科学研究已经表明身心锻炼可以促进成人体大脑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形成,而抑郁症恰恰是大脑中神经元形成的减少。